高大上!中央电视台报道我校教授团队“三维指静脉识别技术”
近日,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《经济半小时》栏目报道了我校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秦华锋及其团队“三维指静脉识别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”科研成果。据悉,该成果是重庆市高新区先投后股方案试点实施以来,第一批申请的高校团队,且为首批4个试点项目之一。
静脉识别技术
秦华锋教授研发团队历时15年,深入研究三维手指静脉识别的深入理论与实现技术,原创三大核心技术创新,开发了系列二维、三维静脉识别产品,解决传统人脸识别、指纹识别安全性差、隐私性低、易用性弱的缺点。
静脉识别技术是利用近红外光对人体进行照射,流动血液中的血红素吸收了近红外光后获得清晰静脉图像,再使用特定的算法,从图像中提取特征值,识别时将提取的特征值数据与存储的特征值数据进行比对,从而达到身份识别的功能。这项技术,可以应用在支付、安防、地铁、门锁、消费电子等各种领域。
2023年7月,时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、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安疆莅临调研,校长温涛就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。
2023年9月,“三维指静脉识别技术”代表我校参加了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展览,市委教育工委书记、市教委主任刘宴兵一行莅临展区参观指导。
同时,“三维指静脉识别技术”研究成果和产品曾得到中央电视台、重庆电视台、华龙网等多家权威媒体的专访报道,并于2020年、2021年、2022年在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成功展出。
重点产品及相关应用场景
三维手指静脉识别系统
相关产品推广应用于重庆市涉案财务管理中心
指静脉识别技术门锁应用场景
指静脉人脸识别支付终端
指静脉人脸识别闸机
目前团队成立了重庆微脉智联科技有限公司,由重庆金融科技研究院转化孵化。
团队拥有科研人员40余人,其中教授12名,副教授21名,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课题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50余项。微脉智联创始人现有静脉识别方面的发明专利已授权26项,其中智能图像采集授权发明专利8项、机器学习方面授权发明专利9项、静脉识别授权发明专利9项,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,起草和评审了数十项生物特征识别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,主持重庆市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,其中5项发明专利经过第三方机构估值为580万元,并以作价入股于微脉智联。目前公司估值超过1400万元,已获得高新区政府投资200万元。
成功申请高新区先投后股试点项目,也进一步加快了“三维指静脉识别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”的科技成果转化,推动其实现科技成果从“实验室”走向“生产线”。
未来,学校将持续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,发挥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特色与优势,加强“商工融合”,着力突破“卡脖子”关键核心技术,形成科技创新的增长点,为重庆市打造“33618”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贡献“重工商大”力量。
声明:重庆工商大学新闻中心推送稿件除注明原创内容之外,其余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认为内容侵权,请后台留言,联系我们删除。
往期推荐
重庆工商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工作方案
莫海琼:从天崩开局到逆风翻盘,做自己的大女主
2024年,重庆工商大学要办好这34件大事!
-ctbu_1952-
重庆工商大学新闻中心出品
相关资料来源:重庆金融科技研究院 《经济半小时》栏目
文字:石薇琳
排版:张瑜
本期编辑:张瑜
初审:张瑜 张婷
审核:石薇琳
审定发布:陆嘉